学部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概况 > 科研机构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所成立于20014月,属校、院(部)共管的研究所。该所内教研人员的组合建制,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为依托,既保持相对稳定,又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有所交叉、有所流动,必要时可在一段时期集中力量研究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现设有4个课题组: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元理论研究课题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课题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研究课题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建设研究课题组。

近些年来,培养了数十名博士和硕士,承担了一批国家、教育部和吉林省及学校科研课题,在《求是》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研究》《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高校理论战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一大批较高质量的论文,出版了一批较高水平的学术著作,获得一批省级及省级以上科研奖励。

该所的主要研究特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学科化研究为导向,以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为方法,聚焦于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元理论、国人特别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建设重大实际问题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等三个领域,坚持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以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高校德育实践研究相交融、学科建设与思想理论教育研究相支撑、前沿性问题研究与对策性操作研究相匹配的综合性整体性研究方略和格局。

现任所长:张澍军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原名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由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生导师田克勤教授创立于19943月。20054月经学校党委决定更名,确定为校院共管、重大决策依托政法学院教授委员会的跨系所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机构,是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理事单位、吉林省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点研究基地。本研究中心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及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一级学科硕士点,是一个跨系所、跨学科的研究机构。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工作,在学习、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新闻媒体和高校理论战线、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权威刊物曾对本中心工作做过专门的报道或介绍。

党的十七大以来,本中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为重点,努力发挥中心对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新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新形态研究”优秀创新团队为基础,坚持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特色,凝练新的学术话语,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不断拓展学科生长点,不断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

本中心负责人田克勤教授,为中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长期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当代中国政治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国共关系论纲》、《邓小平理论体系研究》、《国共两党与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等学术著作(含合著)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他作为国家精品课程《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学校“十一五”哲学社会 科学行动计划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负责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以及教育部和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国家精品课等科研教学项目10余项,20余项教学和科研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993年以来,先后获“吉林省优秀教师”、“省十佳理论工作者”、“曾宪梓优秀教师”、“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管优秀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首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中心

2014年获批吉林省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该中心下设四个子机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方法改革分中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方法改革分中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方法改革分中心、“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课程方法改革分中心。专职研究队伍58人。重点研究方向:一是“四维并进、集成创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心”是以我校哲学学院(暨哲学研究所)为基础成立的。1952年成仿吾校长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1981年我校在全国首批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科技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8月,为进一步加快和促进哲学学科发展,凝练学术研究方向,经过充分调研并结合学科现有学术力量和研究特色,成立东北师范大学“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心”。

本中心现有专职教师19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中心现有兼职人员12人,均为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专家,包括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中国古代史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各学科。近4年内,本中心专、兼职人员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一般、青年项目11项,教育部社科项目等25 项,共获科研经费386.9万元;出版专著、教材近20部;在《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发高水平文近150篇,数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摘编。

本中心学术带头人胡海波教授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核心范畴与思想逻辑基础上,一直致力于在“中、西、马”融通视域中理解和把握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作为首席专家,胡海波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研究”,完成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研究”;发表“汉代的盛世伦理及其当代意义”等传统文化研究的系列论文,探究中华民族的德性精神,阐释中西文化及其哲学的个性与传统。围绕“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命精神研究”项目,出版专著《精神家园的生命意蕴》等,集中探讨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生命意蕴,是学科带头人近几年研究的主要问题。胡海波教授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本中心专职人员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当代中国哲学的建设问题、当代精神生活问题、道德信仰、政治正义等问题进行了集中而持续的关注。首先,本中心研究人员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自觉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及其问题研究等,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性理解,去分析现时代精神生活的重大现实问题。其次,本中心人员深入研究西方哲学本体论与哲学观的变革,揭示西方哲学演变的思想逻辑,反思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范式,将西方哲学史理解为不断向人敞开的思想史。第三,本中心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聚焦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德性特质、现代价值等问题,在中西文化相互发明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哲学德性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中心

2015年获立吉林省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培育项目,2017年1月获立正式建设项目。

智库定位:以服务于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领导为宗旨,以巩固党对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地位为主攻方向,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意识形态教育的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研究,立足高校、辐射社会,为党和政府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咨询。

发展目标: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模式;以标志性理论研究成果、可推广实践样本、科学评价体系为主导内容,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全国示范平台;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规律,建立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辐射平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是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专门性教学和学术研究机构。研究所由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带头人张森林教授负责,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学和研究的相关教师组成。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

研究所的宗旨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服务。基本任务包括研究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发展、传播的历史,挖掘和梳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宣传和讲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展和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和造就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人才。

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专业的科学性、历史性、综合性、实践性等基本特点出发,注重开展对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独立的发展历史的研究、注重开展对马克思主义专题史如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史、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史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注重开展对马克思主义一些重大理论如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等发展历史的研究、注重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创作史和文本系统的研究、注重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传播、应用以及发展历史的研究、注重开展对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政党和个人作用的研究、注重开展对马克思主义文献的辨识甄别、编辑出版、翻译传播、术语诠释方面考证的研究。现阶段主要重点开展对马克思主义不同流派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必然性及其理论成果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发展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列宁思想史、斯大林思想史、毛泽东思想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

研究所围绕以上研究领域,完成和在研的主要课题包括: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关系研究、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社会主义价值研究、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三位一体”逻辑关系理论研究等。公开出版专著十余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研究所致力于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面向全国招收本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和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数十人;开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科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专题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专题研究、全球化与世界社会主义价值研究、自然辩证法思想史专题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与方法专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史专题研究等课程。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是开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门性学术研究机构。研究所由东北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带头人韩秋红教授负责,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相关教师共同组成。

研究所的宗旨是以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员为骨干,联合其他专业相关力量,加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与国际、国内学术界的交流与对话。

东北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形成重视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础理论的研究、重视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现实问题研究的结合、重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西方哲学研究的结合、重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合等鲜明的学术特点。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提升自身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注意在学术研究中逐步形成原创性的见解和独特的学术风格。其一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现当代哲学的双重向度上,深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与思想逻辑,挖掘西方马克思主义史论结合的方法论的特点,进行学术史意义上的研究。其二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的批判精神,审视当代西方工业文明社会的发展变化,用“把脉、开药方、见疗效”的方式力求对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路径,表征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之间的关联,着力把握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实质是研究的重点。其三是以文本研读的方式,将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思想理论放在现代性批判的维度上加以审视研究,提出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双重维度上(时间维度的辩证法与空间维度的辩证法)理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新方式。围绕以上三大领域形成诸多研究成果,相继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道德与文明》、《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提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遵循着“时间维度辩证法”和“空间维度辩证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了形而上精神追求与现代性批判的一致性的观点受到理论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引起理论研究者的争鸣;出版学术专著5部,其中《现代性的迷思与真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人民出版社,2013年)以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变迁为基本逻辑,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轨迹和理论实质做出了较为清晰的揭示,在相关研究中具有典型性。主持多项高水平研究项目,其中2012年度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建国以来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规律及经验教训研究”的子课题“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研究”,围绕国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展开系统的研究,其阶段性研究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能够进一步推动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经济思想研究”在此基础上于2016年申报并获立项。

东北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坚持不断凝练研究方向的同时,亦坚持教学和研究相结合。在本科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相关课程教学中,课程的专业化、拓展化、专题化为提高相关研究的影响力与辐射力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对BB教学平台和网络课程的科学运用增强科研架构的导向性和科研成果的有效更新。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既推动专业理论问题的深入发掘和思考,更促进实践创新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东北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也致力于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负责马克思主义学部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开设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题等课程。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几十人,毕业论文质量得到相关专家的较高评价,学术水平和研究水平获得用人单位的肯定。

研究所现任所长:韩秋红教授(博士生导师)。






vwin德赢官方网站
德赢与ac米兰官方合作伙伴区域

Baidu
map